846° 20171,654字0条评论

我想画什么

十月份参加绘画班以来,听到老师跟我以及其他学员不断重复一句话——「你想画什么」。有的人想画油画,有的人想画水彩,有的人带了照片,有的人拿着书。好像只有我,只知道自己想学画画,却不知道具体想画什么。

得益于每次去画室的时间不同,能够遇到不同的人,参与不同的讨论。前两次去的时候画完了马克杯后准备开始新的画作时,老师又问了一遍这个问题,我仍旧回答不出。这时画室里的另一位学员问我,「你有喜欢的画家吗?」我摇了摇头。「那你看到过某些画觉得很喜欢或者很讨厌吗?」我想了想说,「没有,似乎我对任何种类的画都还好,没有特别强烈的感情。」我说的是真话,只不过有些画我愿意去尝试的优先度更低一些,甚至不会想临摹。即便如此,想要尝试的范围还是远远大于不想尝试的范围,或者「可能是我看的还不够多,学得还不够精,所以不够了解自己的喜好吧?」老师笑着摇摇头,「喜好跟掌握的知识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即使你没有绘画技巧,也会有自己的喜好呀。」其他学员纷纷附和。于是我想这回得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

画了个马克杯
画了近四个小时的马克杯,主要时间都花在起稿上。

2017.10.26 / 11.11
3.5h
- 圆柱体也有透视,并非绝对对称
- 注意视线高度
- 弯曲的排线表达弧度
- 高光用橡皮擦出
- 用橡皮点出反光,增加趣味

回家以后,我便开始回忆之前曾重复过的这一过程。那时候在网上下载了绘画教程,自己买了笔和纸跟着视频练习。在知乎上查如何自学绘画,看到最多的答案是临摹喜欢的画。于是开始找自己的喜好,平时也会留意看到的画,更努力去体会脑中分泌的喜欢或不喜欢,渐渐有了点新发现。比如我更容易被精确到位的速写吸引;被个人风格强烈的画作吸引(不限题材、形式);被变幻莫测的透明水彩吸引;被中国风格浓郁的作品吸引。于是在此基础上我找了些示例图片给老师看,跟她说明了在学习色彩之前想先掌握光影和结构的想法,她便拿了本宜家的产品目录,让我选喜欢的画,慢慢积累。

昨天画完画跟老师和另一位学员走心地聊了起来。另一位学员见我在画素描,便询问老师她是否该放下想画的油画,先学素描打好基础。老师说,「你们不用参加艺考,而是出于兴趣而作画,就不要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在画画这件事上,没有一定的顺序。即使你直接开始画油画,也会在进入瓶颈的时候意识到问题所在而开始学素描,所以都会进步的,不管走哪条路。反而是有想走的路,目标性更强,走得更快更不累。」后面几句话似乎是在说给我听,其实我也理解有个明确的目标比较容易维持兴趣,这应该是作为老师来说最看重的问题了吧。我也不知道我并不在意这个问题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失了对画画的兴趣,还是我无所谓快或慢、累或不累。

我说出了学画的契机——我爸画画很不错,我从小也发现自己画画比别人好,但后来没再画了,就一直有个心结。感觉自己有天赋,所以想试试看还能不能画,如果不能就不画了。老师听后表情微妙,「只要喜欢就能画。画画不是一件多难的事,刚刚我也说了,你们画画不是为了去考试,而是为了享受做喜欢的事情时的愉悦。」

我可能太看重画画这件事了,因为它是我唯一所知的天赋所在。但也因此变得很没自信,害怕真的了解了以后发现自己并没有天赋,而喜欢也并不是真的喜欢。我理解自己的不安,因为重新开始学画在最初的动机就不只是完善更好的自己而已,这是我在间隔年里的尝试,是对未来事业的可能性探索。所以它不是「想要做件喜欢的事」那么简单,而包含着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今天读到一篇文章,其中说到「何为理想职业?你擅长的和你喜欢的所交叉的那个点,便是构建理想职业的最佳地点。」我知道我喜欢画画,我知道我有天赋,所以想把它变成我的擅长,成就我的事业。但这其中包含着太多不确定性因素,如果我并不是真的喜欢画画,如果我并没有天赋,如果成为了职业后一切变得更糟。这样我不仅失去了事业,还失去了画画。为什么长大以后事情变得这么复杂。

我到底想画什么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想画画的理由,是想把脑子里的梦境里的画面呈现出来,把幸福的感觉画下来安慰偶尔不幸福的自己。我记得跟老师说起这个理由时她略带惊讶的神情,我将它解读为「这个人学画画不是要模仿别人,而是要画出自己的东西」。

所以我没有想画的东西,因为我想画的还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EOF
677°
间隔年日记第35周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
点击加载Disqus